2022年2月26日 星期六

關於中職新球團

關於中華職棒新球團

之前中職的選秀制度和洋將制度太過保護新球隊味全龍隊。選秀會拿第一順位;每輪可以多選一個人;還有季中和季末各辦一次擴編選秀會;可以打一軍的第一年整季洋將名額可以多一個。

以前的時報鷹和俊國熊和中信鯨是原本的社會甲組成棒隊改加入職棒;然後把社會甲組球隊解散。

現在的味全和台鋼是完全從零開始無中生有生出來。

一樣是新球團:為什麼完全新成立的球隊比原本就有社會人球隊的球隊有比較好的優惠。那誰要經營社會甲組球隊。

我認為制度應該保障上季墊底的舊球團的權益(富邦悍將);新球隊應該禁止參加選秀會;比照日本職棒的制度:新球隊自由簽大約60人的本土球員。

還有不應該仿效韓國職棒第一年只能打二軍。

如果是舊球團的大齡資深選手想轉隊延續舞台不就白浪費一年了?

如果新球團是像時報應和俊國熊和中信鯨那樣原本就有經營社會甲組球隊;隊中應該也有資深大齡選手存在;結果進職棒第一年只能打二軍。

接著談擴編選秀會:

新球團在第一季只能打二軍的球季的季中和球季結束後的該年年底舉行聯盟為其單一球隊量身訂做的特別選秀會;模仿韓國職棒的制度。讓所有舊球團除了60人保留名單以外的人隨便新球團挑選。

季中的擴編選秀會根本是多餘的;因為第一年只能打二軍;所以只要在季末舉辦一次就好了。

看看味全龍可以打一軍的第一季:墊底球隊是舊球團富邦悍將;倒數第二名球隊是舊球團統一獅;就知道包含新人選秀可以每輪多選一人和擴編選秀和洋將可以多登錄一人;根本刻意圖利味全。

從中職遇到有新球團加入的例子:從第一次的時報應和俊國熊兩隊和第二次的中信鯨和第三次的誠泰太陽和第一金剛;都是剛加入沒幾年的時候是弱隊;後來球隊經營權轉賣之後變成強隊(興農牛和Lamigo桃猿)。倒是富邦悍將接手義大犀牛以來還沒有成為A段班球隊過。

沒有任何球團從加盟中職到現在從來沒當過B段班球隊。

拿過總冠軍甚至連霸的球隊;之後也有進入重建期的一天。

1998年味全剛拿下三連霸和隊史第四冠;因為母公司被頂新集團收購;新老闆認為職棒事業是賠錢貨宣布解散。相隔二十幾年恢復成立職棒隊;卻因為聯盟長期只有4隊規模怕了;在制度上給這個新同學極大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