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棒球
(1)關於亞洲棒球錦標賽
棒球被剔除於奧運之外;是因為沒有五大洲國家都風行;才不是因為沒現役大聯盟球員參賽。
亞洲只有日、韓、台、中四個國家風行。其他都是弱國,甚至完全沒發展棒球運動。
亞洲棒球錦標賽:四強永遠免打資格賽;造成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弱國要先耗盡體力跟精神打資格賽;四強則永遠以逸待勞。
(1-2)亞洲分區
四強以外的亞洲國家:依據經度分成東西兩區打資格賽。
東南亞跟東亞(四強以外)國家分在東區。南亞跟中亞還有西亞國家分在西區。
兩區各只有一個名額。要拿先到資格賽分區冠軍才能取得亞錦賽參賽權。
因為東區國家棒球實力明顯強於西區;東區參賽國數量也多於西區;所以東區只有一個名額太少了!
東南亞的泰國隊怎麼看都比南亞的巴基斯坦隊還強;竟永遠拿不到會內賽參賽權(菲律賓擋在前面)。
(1-3)台灣沒吸引力
亞錦賽在台灣舉辦票房都不佳。因為台灣棒球迷不注重社甲層級。
社甲球員=路邊的素人,沒人認識,沒知名度,不是偶像明星。
職業球員=超級偶像巨星。
日本:一律徵召社會人跟大學球員;完全沒徵召職業球員。台灣棒球迷看不起日本社會人層級的棒球。
地主台灣也徵召社甲跟大學球員。台灣棒球迷不想為不認識的路人加油。
既然沒票房;台灣不如永久放棄主辦;把主辦權讓給東南亞或南亞國家。
(1-4)第五國主辦
棒球亞錦賽:應永遠讓第五國主辦才公平;不要每次都日、韓、台、中四強當地主。四強應永遠放棄地主優勢。
(2)關於亞洲職棒大賽
亞洲棒總:怎麼沒有跟其他運動項目一樣,有所謂「亞洲冠軍盃」存在?就是讓單一企業球隊參加的國際比賽。如果有的話必須分成職業組跟社會人組。
國際賽對口單位是各國的棒協。亞洲職棒大賽:是由五個國家的職棒聯盟聯合策劃。跟亞洲棒總還有各國棒協完全沒有關係。
中國並不是派單一球隊參賽,而是組聯軍;這是一個重大瑕疵。
奧會模式:我們無法秀自己的國旗、唱自己的國歌。亞職大賽只要有中國參加,我們就無法秀國旗、唱國歌。
(2-2)亞洲社會人大賽
亞洲棒總還有亞洲各國棒協:應和亞職大賽打對台;另外設立《亞洲社會人冠軍盃》。
參賽國除了東亞四強;也讓東南亞跟南亞國家派隊參賽。
明文規定東亞四強只能派社甲層級球隊參賽;禁止派職業球隊參賽。
為了降低實力差距:東亞四強除了只能派單一社甲球隊參賽;球隊陣中也應規定不能擁有具有職棒資歷的球員。
既然是單一球隊參加的國際賽;應完全嚴格禁止各隊擁有「借將」。
(3)韓國
韓國自從職棒球員可打國際賽後:原本的《實業棒球》層級就刻意讓它全數滅絕了。現在的韓國棒球:完全沒有像日本那樣有社會人層級。
兩支替代役男球隊:《尚武隊》跟《警察隊》,改加入職棒二軍聯盟。職棒二軍聯盟只有唯一一支獨立企業隊《高陽隊》。
所以韓國成棒的業餘基礎並沒有比台灣好。
韓國在亞錦賽跟亞運都是徵召大學球員跟職棒二軍球員;實力遠遠不如日本由社會人球員組成的代表隊。
國際賽只要沒徵召職棒一軍球員:就永遠贏不了台灣跟日本。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分割成棒
分割甲組成棒
台灣的甲組成棒:社會隊跟大學隊完全沒有分割。甲組成棒聯賽(春季聯賽、協會盃、盟主盃):
只有台電、合庫、崇越科技,三支純企業隊;其他都是大學隊。企業隊的數量太少。
城市隊是什麼東西?各縣市政府,直接花費人民納稅錢,去經營球隊嗎?這樣不好啊!
現有的新北、桃園、台南:三支純城市隊;應各自轉賣給國營事業去經營才對。
例如:新北隊轉賣給榮工。桃園隊轉賣給台灣菸酒。台南隊轉賣給中油。
與其煩惱職棒只有四隊太少;不如先煩惱甲組成棒:社會隊跟大學隊完全沒有分割。企業隊的數量太少。
1997年那魯灣職棒聯盟成立後:台灣職棒隊伍數量最多達十一隊。
但是甲組成棒卻長期以來只有台電、合庫兩支企業隊。形成職業隊的數量比業餘隊還多的畸形現象。
成棒金字塔:大學隊應排在最底層。再往上一層是甲組企業隊。再往上一層是職棒隊二軍。最頂層是職棒隊一軍。
(1)防跳板條款
像俊國熊跟時報鷹還有中信鯨;成立甲組成棒隊;只是為了日後加盟職棒,作為跳板而已。
只要職棒多一隊,就等於甲組成棒少掉一支企業隊。
應設立防跳板條款:若有某支甲組企業隊想升級加盟職棒;必須等甲組聯賽有新的企業隊成立才行。
(2)升降賽、以降級取代解散
職棒隊如果:
母企業長期財務不佳;以及球隊本身長期戰績不佳;球隊本身主場票房收入長期不佳;
應強制讓他們降級打甲組聯賽;以降級取代解散。
等到甲組成棒企業隊的數量變多以後;應每年舉辦升降賽。讓職棒倒數前兩名隊伍跟業餘前兩名隊伍打升降賽。
(3)組織合併
以前因為職棒球員不能打國際賽;所以棒協跟職棒聯盟是分離的兩個組織。
現在職棒球員早就可打國際賽;職棒聯盟應併入棒協理面;成為棒協的一部份。
職棒聯盟會長一直積極拜會各企業,希望有人能成立「第五隊」;
但我們的棒協卻完全無作為;不願讓甲組成棒擁有第四支以上的企業隊;業餘隊的數量竟比職業隊數量還少。
要求味全、三商、第一金控、新光金控、俊國建設、興農、兄弟飯店;這些有解散或轉賣職棒隊前科的財團;
以及聲寶家電、可口乃滋、榮工、中油、華南金控、彰化銀行;這些有解散甲組成棒隊前科的財團:
成立甲組成棒企業隊;讓球隊復活。以彌補當初解散或轉賣球隊對球迷造成的傷害。
(4)具職棒資歷的社甲球員
甲組成棒各隊:具有職棒資歷的球員有人數限制;每隊最多只能有五個。
只能有五個太嚴苛了;要求放寬限制!
中職各隊每年都戰力外釋出一大堆人;
許多遭釋出的人都是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要他們就此放棄運動員生涯;不覺可惜嗎?
打過職棒就好像做錯事情一樣。這是惡法。嚴重不合理。懷疑這樣違反勞基法。
最近不是在爭論亞運跟亞錦賽是否該徵召中職球員。
棒協說台灣的社會甲組成棒選手實力不佳;沒辦法跟日本一樣組成純業餘國家隊打亞運和亞錦賽。
那就應先放寬甲組各隊具有職棒資歷的球員的人數限制;讓這些前職棒球員延續運動員生涯;然後入選國家隊。
(5)一步登天成立職棒隊
連社會甲組成棒隊都沒成立過;就想直接成立職棒隊;妄想一步登天!
媒體一直定時放話:說哪些企業有意成立職棒第五隊。
與其鼓吹職棒第五隊;不如鼓勵那些企業成立甲組成棒企業隊。增加業餘成棒企業隊的數量。
不要只是冠名贊助大學隊;假企業隊真大學隊。
如果覺得一切從零開始成立棒球隊很難做到,那就去購買城市隊。
(6)假戲真做
台灣菸酒公司-國立體育大學、美孚建設-文化大學、富邦銀行-國立台灣體育大學。
不要只是冠名贊助大學隊;假企業隊真大學隊。
棒協應要求這些冠名贊助大學隊的企業成立真正的社甲球隊。球員來源就以被冠名贊助的學校的畢業和休學球員為基本班底。
然後棒協把《春季聯賽》、《協會盃》、《盟主盃》;這三個讓社甲隊和大學隊混雜的聯賽廢除。
台灣的甲組成棒:社會隊跟大學隊完全沒有分割。甲組成棒聯賽(春季聯賽、協會盃、盟主盃):
只有台電、合庫、崇越科技,三支純企業隊;其他都是大學隊。企業隊的數量太少。
城市隊是什麼東西?各縣市政府,直接花費人民納稅錢,去經營球隊嗎?這樣不好啊!
現有的新北、桃園、台南:三支純城市隊;應各自轉賣給國營事業去經營才對。
例如:新北隊轉賣給榮工。桃園隊轉賣給台灣菸酒。台南隊轉賣給中油。
與其煩惱職棒只有四隊太少;不如先煩惱甲組成棒:社會隊跟大學隊完全沒有分割。企業隊的數量太少。
1997年那魯灣職棒聯盟成立後:台灣職棒隊伍數量最多達十一隊。
但是甲組成棒卻長期以來只有台電、合庫兩支企業隊。形成職業隊的數量比業餘隊還多的畸形現象。
成棒金字塔:大學隊應排在最底層。再往上一層是甲組企業隊。再往上一層是職棒隊二軍。最頂層是職棒隊一軍。
(1)防跳板條款
像俊國熊跟時報鷹還有中信鯨;成立甲組成棒隊;只是為了日後加盟職棒,作為跳板而已。
只要職棒多一隊,就等於甲組成棒少掉一支企業隊。
應設立防跳板條款:若有某支甲組企業隊想升級加盟職棒;必須等甲組聯賽有新的企業隊成立才行。
(2)升降賽、以降級取代解散
職棒隊如果:
母企業長期財務不佳;以及球隊本身長期戰績不佳;球隊本身主場票房收入長期不佳;
應強制讓他們降級打甲組聯賽;以降級取代解散。
等到甲組成棒企業隊的數量變多以後;應每年舉辦升降賽。讓職棒倒數前兩名隊伍跟業餘前兩名隊伍打升降賽。
(3)組織合併
以前因為職棒球員不能打國際賽;所以棒協跟職棒聯盟是分離的兩個組織。
現在職棒球員早就可打國際賽;職棒聯盟應併入棒協理面;成為棒協的一部份。
職棒聯盟會長一直積極拜會各企業,希望有人能成立「第五隊」;
但我們的棒協卻完全無作為;不願讓甲組成棒擁有第四支以上的企業隊;業餘隊的數量竟比職業隊數量還少。
要求味全、三商、第一金控、新光金控、俊國建設、興農、兄弟飯店;這些有解散或轉賣職棒隊前科的財團;
以及聲寶家電、可口乃滋、榮工、中油、華南金控、彰化銀行;這些有解散甲組成棒隊前科的財團:
成立甲組成棒企業隊;讓球隊復活。以彌補當初解散或轉賣球隊對球迷造成的傷害。
(4)具職棒資歷的社甲球員
甲組成棒各隊:具有職棒資歷的球員有人數限制;每隊最多只能有五個。
只能有五個太嚴苛了;要求放寬限制!
中職各隊每年都戰力外釋出一大堆人;
許多遭釋出的人都是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要他們就此放棄運動員生涯;不覺可惜嗎?
打過職棒就好像做錯事情一樣。這是惡法。嚴重不合理。懷疑這樣違反勞基法。
最近不是在爭論亞運跟亞錦賽是否該徵召中職球員。
棒協說台灣的社會甲組成棒選手實力不佳;沒辦法跟日本一樣組成純業餘國家隊打亞運和亞錦賽。
那就應先放寬甲組各隊具有職棒資歷的球員的人數限制;讓這些前職棒球員延續運動員生涯;然後入選國家隊。
(5)一步登天成立職棒隊
連社會甲組成棒隊都沒成立過;就想直接成立職棒隊;妄想一步登天!
媒體一直定時放話:說哪些企業有意成立職棒第五隊。
與其鼓吹職棒第五隊;不如鼓勵那些企業成立甲組成棒企業隊。增加業餘成棒企業隊的數量。
不要只是冠名贊助大學隊;假企業隊真大學隊。
如果覺得一切從零開始成立棒球隊很難做到,那就去購買城市隊。
(6)假戲真做
台灣菸酒公司-國立體育大學、美孚建設-文化大學、富邦銀行-國立台灣體育大學。
不要只是冠名贊助大學隊;假企業隊真大學隊。
棒協應要求這些冠名贊助大學隊的企業成立真正的社甲球隊。球員來源就以被冠名贊助的學校的畢業和休學球員為基本班底。
然後棒協把《春季聯賽》、《協會盃》、《盟主盃》;這三個讓社甲隊和大學隊混雜的聯賽廢除。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