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亞洲棒球

亞洲棒球

(1)關於亞洲棒球錦標賽

棒球被剔除於奧運之外;是因為沒有五大洲國家都風行;才不是因為沒現役大聯盟球員參賽。

亞洲只有日、韓、台、中四個國家風行。其他都是弱國,甚至完全沒發展棒球運動。

亞洲棒球錦標賽:四強永遠免打資格賽;造成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弱國要先耗盡體力跟精神打資格賽;四強則永遠以逸待勞。

(1-2)亞洲分區

四強以外的亞洲國家:依據經度分成東西兩區打資格賽。

東南亞跟東亞(四強以外)國家分在東區。南亞跟中亞還有西亞國家分在西區。

兩區各只有一個名額。要拿先到資格賽分區冠軍才能取得亞錦賽參賽權。

因為東區國家棒球實力明顯強於西區;東區參賽國數量也多於西區;所以東區只有一個名額太少了!
東南亞的泰國隊怎麼看都比南亞的巴基斯坦隊還強;竟永遠拿不到會內賽參賽權(菲律賓擋在前面)。

(1-3)台灣沒吸引力

亞錦賽在台灣舉辦票房都不佳。因為台灣棒球迷不注重社甲層級。

社甲球員=路邊的素人,沒人認識,沒知名度,不是偶像明星。

職業球員=超級偶像巨星。

日本:一律徵召社會人跟大學球員;完全沒徵召職業球員。台灣棒球迷看不起日本社會人層級的棒球。

地主台灣也徵召社甲跟大學球員。台灣棒球迷不想為不認識的路人加油。

既然沒票房;台灣不如永久放棄主辦;把主辦權讓給東南亞或南亞國家。

(1-4)第五國主辦

棒球亞錦賽:應永遠讓第五國主辦才公平;不要每次都日、韓、台、中四強當地主。四強應永遠放棄地主優勢。

(2)關於亞洲職棒大賽

亞洲棒總:怎麼沒有跟其他運動項目一樣,有所謂「亞洲冠軍盃」存在?就是讓單一企業球隊參加的國際比賽。如果有的話必須分成職業組跟社會人組。

國際賽對口單位是各國的棒協。亞洲職棒大賽:是由五個國家的職棒聯盟聯合策劃。跟亞洲棒總還有各國棒協完全沒有關係。

中國並不是派單一球隊參賽,而是組聯軍;這是一個重大瑕疵。

奧會模式:我們無法秀自己的國旗、唱自己的國歌。亞職大賽只要有中國參加,我們就無法秀國旗、唱國歌。

(2-2)亞洲社會人大賽

亞洲棒總還有亞洲各國棒協:應和亞職大賽打對台;另外設立《亞洲社會人冠軍盃》。

參賽國除了東亞四強;也讓東南亞跟南亞國家派隊參賽。

明文規定東亞四強只能派社甲層級球隊參賽;禁止派職業球隊參賽。

為了降低實力差距:東亞四強除了只能派單一社甲球隊參賽;球隊陣中也應規定不能擁有具有職棒資歷的球員。

既然是單一球隊參加的國際賽;應完全嚴格禁止各隊擁有「借將」。

(3)韓國

韓國自從職棒球員可打國際賽後:原本的《實業棒球》層級就刻意讓它全數滅絕了。現在的韓國棒球:完全沒有像日本那樣有社會人層級。
兩支替代役男球隊:《尚武隊》跟《警察隊》,改加入職棒二軍聯盟。職棒二軍聯盟只有唯一一支獨立企業隊《高陽隊》。

所以韓國成棒的業餘基礎並沒有比台灣好。
韓國在亞錦賽跟亞運都是徵召大學球員跟職棒二軍球員;實力遠遠不如日本由社會人球員組成的代表隊。
國際賽只要沒徵召職棒一軍球員:就永遠贏不了台灣跟日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