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1)舊人沒被照顧,新人?

目前已經出生於世間的人,都感覺自己完全沒被政府照顧。怎麼叫人相信,還沒出生的小孩,未來生下來之後;政府一定可以妥善照顧?

自己從小到大,都沒感覺到自己有被照顧。怎麼會相信,自己的下一代,政府一定會妥善照顧?

一個人在青少年、青年階段,感覺自己完全沒被政府照顧。怎麼叫人相信,自己在中年和老年之後;一定會被政府妥善照顧?

(1-2)第二胎才有補助

只有第二胎之後的小孩才有福利。老大則完全沒有任何福利。

人民如果連自己的第一個小孩都沒能力養育;怎麼可能會還想再生第二個小孩?

自己的第一個小孩,政府官員都故意完全不照顧;怎麼叫人相信,生了第二個小孩來之後;政府一定可以妥善照顧?

正確情況應該是:第一個小孩出生之後,隨即受到良好的社福制度所照顧;讓小孩的父母,對這個國家的社福制度有信心,自然而然放心的生第二胎。

(2)人口多的壞處

人口數變多:如果只是增加享受福利的人;而不是增加有繳所得稅跟勞保費、健保費能力的人;那這個國家的財政會垮。

每個國家都一樣;哪一黨都一樣:當官的人,永遠只照顧自己的親屬。對於許多不是自己親屬的本國籍人民;政府官員才不管他們死活。

享受國家資源的人不斷增加;但是稅金收入並不會因為人口變多而自動增加。資源有限;憎多粥少。

一個國家的人口過多:國民就會有貴族跟賤民之分;有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

(3)人口少的好處

一個國家,假如人口變少,但是國庫的稅收沒有減少。

在國庫的錢沒有減少的情況下:可以把國家資源用來照顧所有的國民;讓每一位國民都有受到照顧。

(4)次殖民地,次等公民

孫文《三民主義》:當時的中國,連殖民地都不如。

自己國家的政府:沒優先,照顧自己本國人民;反而優先照顧,外國人。

外國人完全沒繳過稅;竟然一樣享受我國的福利。外國人享受的福利,完全來自於本國人的納稅錢。

本國人要盡義務才能享受福利。外國人完全沒盡義務,卻一樣可以享受福利。

(4-2)中共的次殖民地

台灣是中共的次殖民地。

所有台灣本國人民,都被強制參加全民健保。全民健保,沒辦法照顧所有本國籍保戶。

竟然海外人士只要繳659元;就可以享受台灣的全民健保福利。那些海外人士只繳659元,根本增加不了什麼保費。

只有增加享受福利的人;卻沒有增加保費收入。收入明顯比不上支出;讓健保虧損程度增加。健保資源全被這些外國人給吃垮。

現在實施二代健保;所有本國籍保戶,都要看家庭總收入來決定自己的保費。
但是外國來台留學生,卻完全不用看家庭總收入;每一個人只要繳七百多元就好。

(4-2-2)

只有增加享受福利的人;完全沒增加盡繳稅義務的人。國庫全被這些外國人給掏空。

將台灣人民納稅錢:平白無故送給,從沒繳過稅的中國人。

中國籍觀光客;國民黨籍縣市首長:竟然用台灣人民納稅錢,補助其生活費;本國人民卻什麼補助也沒有。

中國籍碩士班研究生;馬中央政府:竟然用台灣人民納稅錢,補助其生活費;本國籍研究生卻什麼補助也沒有。

中國籍人士;在台灣遭受意外,馬政府竟然想用台灣人民納稅錢給予其「國賠」。

中國的十多億人口:從來沒繳過半毛稅金給台灣政府;而且其實質上並非中華民國公民;竟然也可國賠。

(5)外籍人士:

政府只能有條件照顧外國人。

外籍人士:只要在台灣領有工作證合法工作賺錢;且有誠實向台灣政府繳納所得稅;以及誠實向台灣政府繳納勞保費跟健保費;
台灣政府可將這些外籍人士,視同本國人,給予照顧。

一些先進國家對於外來移民,要同時審核財力背景以及家世背景;有些國家不允許人民有雙重國籍(如日本);有其道理在。

(5-2)內外有別

每個國家的官員當然都是優先照顧本國人;台灣官員則故意反其道而行。

官員應該做的事情是:
主動協助每一位領有台灣身分證的本國人民;培養職業技能;
盡量讓每一位本國人都有工作能力。

而不是故意無條件大舉開放外國人跑來台灣創業跟求職。
讓外國企業可以輕易的無條件來台和本國企業競爭。
讓外國勞工可以輕易的無條件來台和本國勞工競爭。

還有不該刻意讓沒能力繳納所得稅和社會保險保費的外國人輕易入籍台灣。

台灣人民反對開放中國企業和中國勞工來台。官員還酸我們人民:『自己有實力還怕別人競爭』。

問題是大多數本國人都認為自己實力不足。
官員不先去幫助本國人民增強實力;反而刻意先幫助中國人在經濟上鬥垮台灣人。
能力不足的台灣本國人:難道會因為政府大舉開放中國勞工;而突然無師自通,變成有能力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