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軍警管道單一化

軍、警管道單一化

警察來源不應有:警校學生,跟警察特考;這兩種區別。

職業軍人來源不應有:軍校學生,跟義務役簽志願留營;這兩種區別。

(1)學歷門檻

讀軍校跟警校不是為了文憑;所以不應有學歷門檻。

士校跟警專要有國中畢業證書才能去讀。官校跟警大要有高中職畢業證書才能去讀。

應該滿十八歲成年就可以讀才對。

入學時間也不一定要強行規定專校要讀五年、大學要讀四年;程度好的人可以提前畢業去當正式軍警。
 
(2)年齡層下限

警專跟士校未成年就可以讀。

滿十八歲才算成年人:應提高軍校跟警校入學年齡門檻;應該一律成年之後才能讀。

要讓這些只有高中生年紀的小孩:學格鬥技巧,學開槍技巧。學習怎麼和敵人打鬥;學習怎麼殺傷敵人。

高中生年紀的人:心智其實跟國中生和國小生差不了多少;軍校跟警校並不適合太年輕的人就讀。

(3)避免馬上正式任職

不應該有像義務役轉簽志願役,和警察特考;這種未讀軍校、警校;簽了就馬上正式任職的管道。

現在進入全募兵制時代:1994年以後出生的男生免服義務役。未來不再有義務役軍人簽了就馬上正式任職的管道。
現在應明文規定:要當職業軍人;必須先去軍校就讀一定時間;畢業後才能正式任職。
義務役轉簽志願役:應讓他們暫時消去現役軍人身份;先去軍校就讀一定時間;畢業後再恢復軍人身份。

警察特考,應設落日條款:只有在某個時間點之前出生的人,才能報名警察特考。
在某個時間點以後才出生的人;禁止報名警察特考。只能選擇先去警校就讀一定時間;畢業後才能正式任職。

(4)降級制度

軍警的官階不能只升不降;要有降級制度。

軍校生跟警校生:應比照醫生跟護士;
在學時應該要先當實習軍人、實習警察;
實習成績合格才可以畢業正式任職。

正式軍警若犯錯;應以降級取代解雇。
基層軍警若犯錯;應把他們降級成實習軍人、實習警察;強制重回軍校、警校就讀。
高階軍警若犯錯;應把他們降級成基層軍警。例如把校級軍官降級成尉級軍官;把尉級軍官降級成士官長。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國家儲訓隊

國家儲訓隊轉型

每個成年社會甲組團體球類運動男子組都有一個《國家儲訓隊》存在;由正在服兵役的運動員組成。

在「替代役制度」出現之前:每個男子球類運動都有一個軍種球隊;由服兵役的運動員組成。隸屬於國防部。
實施替代役制度之後:運動員可服體育替代役。這些軍種球隊改隸屬於內政部;命名《國家儲訓隊》。

現在進入全募兵制時代:公元1994年以後出生的男生免服義務兵役。

所以國訓隊應轉型成以職業軍人或警察為主體的球隊。方法就是:讓全國所有軍校和警校的體育社團跟國訓隊做整合。

軍校和警校的體育社團,的運動員,從學校畢業後;應優先讓他們進入國訓隊;延續其運動員生涯;並且擁有職業軍人或警察身份。

不忍那些運動員從學校畢業後,要當軍警上戰場殺敵人。

各種運動項目的大專聯賽:軍校跟警校應該踴躍報名參賽才對!

(1)女子組

不是只有男子組體育需要國訓隊。現在強調性別平等;沒有哪種職業只能是單一性別。

鄰近的中國:團體球類運動;有許多女子組的軍種球隊;球員都有軍人身份。

(2)團體球類運動

募兵制的日本:男子組球類運動,有以警察或自衛隊所組成的社會人球隊。

台灣的各種大專層級的球類運動男子組:都有軍校或警校報名參加比賽。但大都只是只報名一般組;而且實力都不佳。

只有《陸軍專科學校》棒球隊報名大專公開組第二級。大專棒球也有《中央警察大學》棒球隊報名一般組比賽。

台灣所有社會甲組層級的團體球類運動比賽;參賽的大都是大學球隊;國訓隊存在的唯一目的只有湊足參賽隊伍數量。

男子籃球在SBL成立後完全沒國訓隊存在;現在又因1994年以後出生的男生免服兵役;所以提早消失在世界上。

只有棒球國訓隊因役男人數眾多;可以分成兩隊打。其他運動項目都只有一支國訓隊而已。

(3)非球類運動

基層軍人和基層警察:

原本就要例行性的五千公尺慢跑。政府應鼓勵軍人和警察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

還有要學習防身術,學習格鬥技巧。政府應鼓勵軍人和警察報名參加跆拳道、柔道、空手道、拳擊比賽。

要定期練習開真槍。政府應鼓勵軍人和警察報名參加射擊比賽。

(3-2)紀淑如

也有人是警校生兼運動員。

像前女子跆拳道奧運國手紀淑如;從警校畢業後就結束運動員生涯當警察。

可惜警察生涯完全沒特殊事蹟;反而因私德問題躍上全國頭條版面。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1)刻意不作為

從來就沒有真正無能的政府官員;只有刻意不作為的政府官員。

中央政府,還有各縣市地方政府:官員的施政滿意度低迷;不是因為無能;是因為官員刻意不做為;官員刻意要讓人民痛苦。

目前正在痛苦的人:政府官員刻意要讓他們繼續痛苦;甚至還刻意讓他們的痛苦變本加厲。目前很快樂,沒感到痛苦的人,政府官員刻意要讓他們的快樂消失,讓他們開始感受到痛苦。

(2)刻意浪費公帑

官員故意執行錯誤的政策。錯誤政策浪費大量公帑。故意花費大筆公帑圖利特定廠商。

故意的跟不小心的當然不一樣。不小心的施政缺失,比較沒有花太多公帑;也沒有刻意要圖利特定廠商之事實。

因為官員有貪念;才會故意執行浪費公帑的行為,圖利特定廠商;然後再私底下向廠商索回扣。

那些特定廠商不斷掏空國庫的錢;人民必須要逼迫特定廠商把錢吐還國庫。

人民只能先向在野黨民意代表投訴;民意代表再向媒體投訴;用媒體製造輿論壓力;

用輿論壓力逼迫檢調單位出手,將廠商和官員起訴求刑;迫使那些廠商將錢還給國庫。

(3)廉能一體

不廉潔:做官的沒為民服務之心;沒把自己當公僕;反而把自己當成民間生意人。

民間上班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額外收入的事情不做;有沒有做事都領一樣的錢;多做事情,也不會讓自己薪水變多。

掌握著公權力卻故意不用公權力做好事。官員本身要先有廉潔之心,才會有驅使自己做好事情的動力。

(3-2)上行下效

上行下效;上樑不正下樑歪。

我們國家的體制是:上層政務官領導下層事務官和約聘僱人員。當政務官的人;要給底下的事務官和約聘僱人員作好榜樣。

施政有功勞:要完全歸功於基層事務官和約聘僱人員;不能政務高官自己覽。

施政有過失:政務高官要完全自己覽;不能讓基層事務官和約聘僱人員去扛。

一樣是事務官;高階主管也要給基層人員作好榜樣。有功基層扛;有過高層扛。

(3-3)罰款進私人口袋

人民因違規行為所繳交的罰款;可以進開單官員的私人口袋。不只開單的那個人有分紅;開單的人的直屬上司也有分紅;政務官也有分紅。

警察還有稽查員:把人民當成秧苗;當成金雞母。守株待兔;等人民不小心犯錯;見獵心喜;給予開單。合法搶劫!

(4)蚊子設施

任何公共設施:應該都是人民先強烈有需求;然後政府官員再依人民需求而建造。

而不是政府先強行建造;再強迫人民去使用。故意去製造蚊子設施;來圖利特定廠商。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權利與義務

權利與義務

(一)義務
(1)工作役

1994年以後出生的男生免強制服義務兵役。
以工代賑。全民應以工作役取代兵役。
應強制讓失業年輕人在公務機關服勞役;領取微薄薪資。
避免失業年輕人好吃懶做;當啃老族。

體能優異的人,做耗體力的工作:

當工務局工人(養工處、新工處、衛工處)。
當停管處路邊停車收費員。當工友、技工。
當殯葬處公墓管理員。當義消、義警、義交。
當動物園保育員(飼養員+清潔員)。
當衛生下水道污水處理廠員工。當環保局清潔隊。

體能不行的人,做動腦筋或文書處理的工作。

社交能力強的人,做對外交談的工作。
當區公所約聘僱客服人員:第一線現場面對面;或接電話。

(2)職業技能教育

只要我們是有身份證的台灣公民;政府官員就有義務,不求回報的設法教育我們職業技能。

台灣有許多因少子化而被併廢校的公立學校校舍。
這些閒置的公立學校校舍可以改當職訓所。強制讓全民當職訓所學員。

政府機關應跟民間補教業者或私立學校合作:
由政府機關提供場地,提供硬體設施;由補教業者或私立學校提供師資還有教材。

(2-1)線上教學

以領文憑為目的的求學,不管小學中學大專;都是要求學生人要親自到現場。

所以線上教學只適用補教業。

不喜歡人多擁擠環境的人;不喜歡被強迫跟不友善的人接觸的人;不喜歡行動自由被限制住的人;可以選擇線上教學。

(2-2)外語教育

除非你是要當翻譯、領隊、導遊這些專業人士;

普通人學外語只需學重點就好。

去民間補習班:花那麼多錢又學不到重點。本身程度不好的人;去補習班是浪費錢、浪費時間。

(二)權利
(1)國保早繳早領

我們每個人生命都是有限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知什麼時候突然那個;
所以國保跟勞保應早繳早領才正確。只有提前盡義務才能提前享受福利。

不要說什麼因為平均壽命延長;所以應該延後領勞退金的年齡;這個屁話。

勞保15歲就可以繳;為何國保要等25歲才能開始繳?
勞保60歲就可受益;為何國保要等到65歲才能受益?

18歲就算成年人。國民年金應該滿18歲成年就要馬上繳了;何必等到滿25歲?

(2)排富條款合理化

各種福利制度都有排富條款;應馬上檢討這些排富是否合理。
不合理就要馬上修正。

有房子的人不能領低收入戶津貼跟敬老津貼。

事實上必須有當包租公賺房租營利的事實才應被排富。

房子自己使用;不要面積大的太誇張;或價格貴的太離譜。就不該被排富。

有房子就被排富;等於懲罰老實屋主。聰明的屋主都把房子租別人賺房租牟利。

(3)強制保儲蓄險

汽機車車主,被強制必須向產險公司保第三責任險。

比照汽機車強制險。政府應強制人民保儲蓄險。

有收入的人;強制替自己,或自己的子女,向壽險公司保儲蓄險。
自己年長後,或自己的子女長大後可以受益。

自己剛有工作;不管兼職還是正職;強制替自己保儲蓄險。自己年長後可以受益。

自己的小孩剛出生;就強制替自己小孩保儲蓄險。子女長大後可以受益。

(4)政務官繳勞保

政務官應比照約聘僱人員繳勞保;而非比照事務官繳公教保險。

政府應允許約聘僱人員組織工會。

政務官應加入約聘僱人員工會;向約聘僱人員工會繳納勞健保費用。

(結尾)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上一代的人制定良好、合理的制度;下一代的人民享受制度帶來的福利。

歐美先進國家以及鄰近的日本。因為一百多年前他們國家就制定合理的社會制度;

所以今天他們國家很強盛。人民個個都有工作能力。人際之間,有像螞蟻一樣團結分工合作的本能。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1)舊人沒被照顧,新人?

目前已經出生於世間的人,都感覺自己完全沒被政府照顧。怎麼叫人相信,還沒出生的小孩,未來生下來之後;政府一定可以妥善照顧?

自己從小到大,都沒感覺到自己有被照顧。怎麼會相信,自己的下一代,政府一定會妥善照顧?

一個人在青少年、青年階段,感覺自己完全沒被政府照顧。怎麼叫人相信,自己在中年和老年之後;一定會被政府妥善照顧?

(1-2)第二胎才有補助

只有第二胎之後的小孩才有福利。老大則完全沒有任何福利。

人民如果連自己的第一個小孩都沒能力養育;怎麼可能會還想再生第二個小孩?

自己的第一個小孩,政府官員都故意完全不照顧;怎麼叫人相信,生了第二個小孩來之後;政府一定可以妥善照顧?

正確情況應該是:第一個小孩出生之後,隨即受到良好的社福制度所照顧;讓小孩的父母,對這個國家的社福制度有信心,自然而然放心的生第二胎。

(2)人口多的壞處

人口數變多:如果只是增加享受福利的人;而不是增加有繳所得稅跟勞保費、健保費能力的人;那這個國家的財政會垮。

每個國家都一樣;哪一黨都一樣:當官的人,永遠只照顧自己的親屬。對於許多不是自己親屬的本國籍人民;政府官員才不管他們死活。

享受國家資源的人不斷增加;但是稅金收入並不會因為人口變多而自動增加。資源有限;憎多粥少。

一個國家的人口過多:國民就會有貴族跟賤民之分;有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

(3)人口少的好處

一個國家,假如人口變少,但是國庫的稅收沒有減少。

在國庫的錢沒有減少的情況下:可以把國家資源用來照顧所有的國民;讓每一位國民都有受到照顧。

(4)次殖民地,次等公民

孫文《三民主義》:當時的中國,連殖民地都不如。

自己國家的政府:沒優先,照顧自己本國人民;反而優先照顧,外國人。

外國人完全沒繳過稅;竟然一樣享受我國的福利。外國人享受的福利,完全來自於本國人的納稅錢。

本國人要盡義務才能享受福利。外國人完全沒盡義務,卻一樣可以享受福利。

(4-2)中共的次殖民地

台灣是中共的次殖民地。

所有台灣本國人民,都被強制參加全民健保。全民健保,沒辦法照顧所有本國籍保戶。

竟然海外人士只要繳659元;就可以享受台灣的全民健保福利。那些海外人士只繳659元,根本增加不了什麼保費。

只有增加享受福利的人;卻沒有增加保費收入。收入明顯比不上支出;讓健保虧損程度增加。健保資源全被這些外國人給吃垮。

現在實施二代健保;所有本國籍保戶,都要看家庭總收入來決定自己的保費。
但是外國來台留學生,卻完全不用看家庭總收入;每一個人只要繳七百多元就好。

(4-2-2)

只有增加享受福利的人;完全沒增加盡繳稅義務的人。國庫全被這些外國人給掏空。

將台灣人民納稅錢:平白無故送給,從沒繳過稅的中國人。

中國籍觀光客;國民黨籍縣市首長:竟然用台灣人民納稅錢,補助其生活費;本國人民卻什麼補助也沒有。

中國籍碩士班研究生;馬中央政府:竟然用台灣人民納稅錢,補助其生活費;本國籍研究生卻什麼補助也沒有。

中國籍人士;在台灣遭受意外,馬政府竟然想用台灣人民納稅錢給予其「國賠」。

中國的十多億人口:從來沒繳過半毛稅金給台灣政府;而且其實質上並非中華民國公民;竟然也可國賠。

(5)外籍人士:

政府只能有條件照顧外國人。

外籍人士:只要在台灣領有工作證合法工作賺錢;且有誠實向台灣政府繳納所得稅;以及誠實向台灣政府繳納勞保費跟健保費;
台灣政府可將這些外籍人士,視同本國人,給予照顧。

一些先進國家對於外來移民,要同時審核財力背景以及家世背景;有些國家不允許人民有雙重國籍(如日本);有其道理在。

(5-2)內外有別

每個國家的官員當然都是優先照顧本國人;台灣官員則故意反其道而行。

官員應該做的事情是:
主動協助每一位領有台灣身分證的本國人民;培養職業技能;
盡量讓每一位本國人都有工作能力。

而不是故意無條件大舉開放外國人跑來台灣創業跟求職。
讓外國企業可以輕易的無條件來台和本國企業競爭。
讓外國勞工可以輕易的無條件來台和本國勞工競爭。

還有不該刻意讓沒能力繳納所得稅和社會保險保費的外國人輕易入籍台灣。

台灣人民反對開放中國企業和中國勞工來台。官員還酸我們人民:『自己有實力還怕別人競爭』。

問題是大多數本國人都認為自己實力不足。
官員不先去幫助本國人民增強實力;反而刻意先幫助中國人在經濟上鬥垮台灣人。
能力不足的台灣本國人:難道會因為政府大舉開放中國勞工;而突然無師自通,變成有能力的人?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教師退場

教師退場

(1)解任

公立學校教師:通常都越資深越不適任。資深教師不適任,應直接記三大過開除。
已退休教師:現被評定在職時不適任;而早已屆齡退休者;應強制廢除其退休俸跟十八趴資格。

流浪教師眾多:最大的原因是:教師執照取得太容易;執照的總量沒有管制;不是因為少子化。
取得教師執照就像一般人去考丙級技能檢定一樣容易。
沒有哪種身份可以有特權。你流浪教師找不到工作是你家的事。

現在的青少年長大後有些可能當老師。
少子化,現在的青少年以後會當老師的人的人數,自然比以前少。
但是因為教師執照取得太容易;教師與學生的人數,無法維持正確比例。

因公立學校,學生人數寧缺勿濫(以幫助私立學校招得到學生為藉口)。
公立學校,聘用的教師人數,和私校相比較就顯得太多。冗員太多。稅金小偷。

台灣完全沒有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
所有的不適任教師,都故意待到可領退休俸跟十八趴資格才退休。
在職期間:連續不間斷地傷害學生;對學生做出傷天害理行為。
政府應立刻把所有不適任教師全體大量解雇;讓適任的新老師進來。

(2)併校

落實《友善校園計畫》:
公立中小學:
教師被評定為嚴重不適任的學校:應強制被鄰校合併;讓校史完全消滅。

同一個縣市,同一個行政區內:
友善校園分數最高的公立中小學;應把鄰近的教師品質差的公立中小學;給併吞過來。

公立國中國小的學區原本就是設定:讓學生從自己家步行就可到達;免搭大眾運輸工具。
合併別人跟被別人合併;兩校距離不能差太遠。併校的基本條件是學生一樣步行就可到達;免搭大眾運輸工具。

(3)重回師範院校當學生

教師除了要有退場機制;也要有降級機制:
不管是資淺菜鳥還是資深老鳥;正式教師只要被評定不適任;應一律直接降級成實習教師。

教師都是先讀師範體系的大專院校;結業後再當實習教師;實習完畢後;成績合格就取得執照;然後自己再四處到每間學校求職。

現任正式教師,不管資歷如何;只要被評定不適任:應強制降級成實習教師;並且重回師範體系院校就讀。

(4)總量管制

按照常理:生育率下降;公立中小學教師的數量;就沒必要再跟過去一樣那麼的多。

教師需求少;那就應增加師範院校學生取得執照的門檻。

教師應比照律師;進行總量管制;讓師生數量維持正確的比例。

(5)私校

保障有執照的人的權益:私立中小學;也應該只能聘用有執照的人當教師。

然後有執照的私校教師;應比照公立學校教師;投保《公教人員保險》;

而非跟一般民間公司上班族一樣保勞保。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1)教練

台灣職棒各隊的本國籍教練:大多是由自己隊中的資深球員轉任。
棒協跟職棒聯盟:完全沒有任何教練培育制度。當教練之前完全沒有技能檢定。完全沒有評鑑制度。沒有退場制度。
好球員,並不等於未來就一定是個好教練。
職棒隊球員:大都是已經結婚生子的成年人了;教練還把球員當成中小學生在管教。簡直是成棒版王子燦。

中職球員工會每年固定舉辦訓練營;邀請美國小聯盟教練來台灣短期指導球員。
其實工會更應該舉辦《教練訓練營》:
中職各隊的教練需要「太上教練」;花錢請短期客座教練,讓教練跟他們學習怎麼當好教練。

業餘隊的教練也一樣;三級棒球和大學棒球和社甲成棒的教練,很多都是退役職棒名將;但他們的功力備受質疑。
平鎮高中總教練-前三商虎球員藍文成;2013年U18世界杯的台灣代表隊總教練;一直重複上演犧牲短打;比賽好難看。
前興農球員王信民跟吳政憲沒教練證照,不能當義守大學 棒球隊教練;那難道陳瑞振和許閔嵐當職棒隊教練就有證照嗎?

(2)量

如果沒有量,哪來的質?基層球隊數量必須要多。

全日本四千多支高中硬式棒球隊:都要先讓同一個縣市的學校打地方聯賽。要先拿到地方聯賽冠軍,才有資格參加所謂《甲子園大賽》(四十九個會內賽參賽名額)。
全台灣總共才三十多支高中硬式木棒組棒球隊。台灣的《玉山盃青棒賽》:參賽單位不是單一校隊,是縣市聯軍。

全日本三百多支社會人棒球隊:都要先讓同一個縣市的社會人隊打地方聯賽。只有拿到地方聯賽冠軍的球隊,才有資格參加所謂《都市對抗賽》(十六個會內賽參賽名額)。
台灣社會甲組成棒的《夏季城市對抗賽》跟《冬季城市巡迴賽》:總共十隊規模而已。
台灣棒協以為都市對抗賽的「都市」是指城市隊。日本社會人棒球都是企業隊。哪裡有城市隊?也沒有國訓隊。

(3)球衣顏色

主客場深淺球衣。
團體運動比賽:兩隊選手的比賽衣服顏色,完全不能一樣。比賽衣服都有深淺色之分。
因為這樣觀眾才能分辨,場上每一位選手是屬於哪一隊。這在國外是基本常識。

台灣每個球類運動比賽:除了棒球以外,比賽衣服都強制有深淺色之分。

通常國外體育:主場隊伍穿淺色衣;客場隊伍穿深色衣。
白色跟黃色還有橘色一定都是主場球衣。灰色跟黑色一定都是客場球衣。

台灣棒球連職棒都只穿一套衣。職棒沒有以身作則;三級棒球更不用說了。一些私立學校棒球隊都只有一套純白色球衣。

台南市南英商工對決宜蘭縣中道高中;不管誰先攻誰後攻;兩隊球員從頭到腳都是純白色。

國外,黃衣都是主場時穿的。
兄弟象隊上衣一律穿黃色。兄弟連客場也穿黃衣;其他球隊就不敢在主場比賽時穿黃衣。

兄弟象某一年曾短暫穿黑色客場上衣;但是穿沒幾個月就不穿了。自己球隊實力不佳不願承認;完全牽怒怪罪於球衣顏色不好。洪瑞河領隊極度迷信。

(4)自由球員聯合測試會

要求職棒聯盟仿效日本舉辦「自由球員聯合測試會」;讓所有曾有中華職棒球員資歷的人參加。不管是本土還是洋將都可參加。

米迪亞暴龍隊被停權,和中信鯨隊宣布解散後:兩隊旗下球員竟然全部,被強迫參加「特別選秀會」。
前米迪亞和中信鯨球員:已經不算是新人,為什麼還要再參加一次選秀會?
倪福德不願加盟中職其他球隊;遠赴美國。即使現在已被釋出很久;寧願沒收入;也不願意回台加入兄弟象。

林恩宇當初剛被日本樂天金鷹戰力外釋出。林恩宇是前誠泰隊球員;並不算是中職新人:卻要參加「新人選秀會」。

為了平衡各隊實力;本土新人一定要透過選秀會這道程序;才能加盟中職任何球隊。

那選秀會就不應該一年只辦一次。

原本以為2013年要恢復季中選秀。結果只限定1994年以後出身的,免役世代高中應屆畢業生參加。

許多旅日旅美球員:都是在球季中途被戰力外釋出;卻得等到第二年才能透過選秀會加盟中職;白白浪費一年了!

新人要測試會合格才能參加選秀。那麼自由球員應該也要比照新人進行測試會。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假球事件

輿論不能把假球的責任,完全讓球員去承擔。
球團的高層、球團的母企業大老闆,沒有保護好球員。

完全沒有干涉球員不能跟簽賭集團的人接觸。
完全沒有阻止簽賭集團的人去接觸球員。
沒有第一時間即時報警,把那些簽賭集團的人通通抓起來。

檢察官跟法官完全沒有把簽賭集團的人判重刑。
不滿主謀「雨刷」還有白手套莊宏亮、黃俊中僅被從輕量刑。

球員只要被起訴就被永久封殺在體育界。不只結束球員生涯;連當基層教練也不行。
而簽賭集團的人只要關沒幾個月,就馬上出獄。出獄後又是一尾活龍。繼續做壞事。

檢調單位應同時兼顧情理法;避免對社會大眾製造心理傷害。

不應該一律把球員視為「共犯」。應把球員視為被壞人威脅利誘的「被害人」。

跟球員完全不認識的黑道流氓:突然闖進來,強迫球員替他們做違法事情;不斷的威脅加利誘。

檢調單位不主動把這些惡徒逮捕;起訴求刑;繩之以法。反而說被威脅的球員,跟威脅他們的流氓,是共犯。

曹錦輝:旅外英雄回國變狗熊。變過街老鼠。
檢察官的「不起訴書」,故意把曹錦輝、謝佳賢這些不起訴的球員的形象抹黑。

曹錦輝、謝佳賢、陽森等人:
他們連被起訴都沒有;在法律上是清白的。
卻被視同有打假球;被永久封殺在體育界。
不只中斷球員生涯;連當基層教練也不行。

陳峰民、何紀賢等人:曾被起訴後來又無罪定讞。
他們無罪定讞後;是否應該跟,當初解雇他們的聯盟跟球團,提起訪害名譽賠償?

郭泓志跟王建民不能加入兄弟象;這樣會變成曹錦輝第二。

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台灣職棒外籍球員

台灣職棒外籍球員

台灣職業運動:習慣性的常把外籍運動員當垃圾丟掉。

台灣職棒:外籍球員831大限:將球季一開始就加入的外籍球員解約。

在831那天即將到來沒幾天:臨時找一兩個,隊友完全不認識的外籍球員。

球季快尾聲才臨時找來,根本不可能馬上融入球隊。
跟隊友完全沒比賽默契。

在比賽時間之外,跟隊友或跟教練相處也非常不好。

失敗的例子:2011年的兄弟象;831之前解約庫倫。臨時找來泰勒跟高米茲。泰勒還在球場上跟總教練陳瑞振起肢體衝突。

結果泰勒跟高米茲,第二年2012年都不跟兄弟續約。

2012年球季初臨時找庫倫回鍋。結果因自行退場事件被洪家父女解雇。

回鍋洋將回來之後,如果運氣沒有比之前好,一定很後悔回來。

以敵對的身分結束賓主關係。這樣非常不好。

米吉亞:除非明年2013年洋將名額能從3個增加至4個。否則在真田跟湯瑪仕續約的情況下;會變成庫倫第二。

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橄欖球

橄欖球

2013年《全國橄欖球錦標賽社會組》(不知道是十五人制還是七人制):

完全沒有半支企業隊;而且只有三隊參賽而已。

參賽隊伍只有替代役男組成的國訓隊;和「建中校友隊」這支臨時成軍沒薪水也非在校生的特殊球隊;還有台北體育學院這支大學在校生組成的球隊。

七人制橄欖球可是未來的奧運項目;台灣除了由替代役男組成的國訓隊,竟然完全沒半支社會隊。

既然只有七人制橄欖球是奧運項目;那台灣就應全面放棄發展傳統十五人制橄欖球。台灣政府只有對奧運和亞運項目才會肯花公帑補助。亞運也是只有七人制而沒有十五人制。

還有.....台灣竟然完全沒有任何女子組的橄欖球比賽;跟棒球一樣是只有男生專屬的運動。亞運七人制橄欖球可是男女生都有啊。那個什麼《真理大學 女子橄欖球隊》;完全沒比賽對象!